为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全面掌握我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大力推进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6年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6〕480号)和《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全省2016年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通知》(黔国土资利用函〔2016〕3号)要求,我省开展了2016年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工作。全省共有14个开发区依据相关技术标准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了更新评价。省厅对各开发区上报的更新评价成果通过初检、审核、复核、汇总分析,形成了省级最终成果。现将我省开发区更新评价结果通报如下。
一、参评开发区基本情况
本次更新评价工作在2014年度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开展。参与2016年度更新评价工作的开发区为纳入2006年国家公告目录且参加了2014年度全面评价的14个开发区,其中国家级开发区3个,包括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开发区11个,包括贵阳修文医药产业园区、贵州六盘水钟山经济开发区、贵州六盘水红果经济开发区、贵州安顺经济开发区、贵州安顺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贵州安顺西秀工业园区、贵州玉屏大龙经济开发区、贵州凯里经济开发区、贵州都匀经济开发区、贵州龙里工业园区、贵州兴义顶效经济开发区。按评价类型分,工业主导型开发区12个,产城融合型开发区2个。评价时点为2015年12月31日,评价范围包括主区和发展方向区,界限与2014年度报部备案的坐标一致,面积共计14122.9137公顷。
截止2015年12月31日,贵州省14个开发区累计完成工业(物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73.10亿元,实现工业(物流)企业总收入1405.25亿元,实现二、三产业税收总额78.32亿元,实现工业(物流)企业税收总额31.11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183.15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总额14.41亿元。开发区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发挥了作为经济发展、产业集聚的平台作用。
二、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及变化情况
评价结果显示,开发区土地供应、开发和建设情况总体良好,土地利用结构相对合理稳定,土地利用强度日趋集约,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益明显提高,土地管理绩效稳步提升,土地利用水平总体较为集约。
(一)土地供应、开发和建设情况总体良好。截至2015年12月31日,参评开发区14122.9137公顷土地中,已达到供地条件的土地8551.8405公顷,已供应国有建设用地7665.4717公顷,土地供应率达到89.64%,较2013年提升了3.57个百分点。土地开发率达到61.60%,较2013年提升了2.54个百分点。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6320.0818公顷,土地建成率达到82.45%,较2013年提升了3.09个百分点。土地供应率、开发率和建成率均在2013年基础上不同程度提高,土地利用程度总体良好。
(二)土地利用结构相对合理、稳定。参评开发区6320.0818公顷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中,工矿仓储用地面积最大,为2946.9876公顷,工业用地率46.63%,与2013年46.87%相当。其次是住宅用地,面积为1249.3484公顷,占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的19.77%,与2013年相比略有减少;再次是交通运输用地,面积为995.3827公顷,占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的15.75%,占比与2013年基本持平;商服用地384.2298公顷,占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的6.08%,占比较2013年提升1.84个百分点。总体上看开发区土地利用结构相对合理、稳定。
(三)土地利用强度日趋集约。参评开发区综合容积率为0.95,较2013年度提高了0.09。建筑密度34.65%,较2013年度提高了2.79个百分点。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0.84,较2013年度提高了0.09。工业用地建筑系数48.31%,较2013年度提高了2.49个百分点。各地通过严格执行相关用地标准,积极推动存量用地挖潜,容积率、建筑密度等指标均较2013年度有不同程度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日趋集约。
(四)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益明显提高。截至2015年12月31日,参评开发区累计完成工业(物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73.10亿元,较2013年提高23.46%;工业(物流)企业总收入1405.25亿元,较2013年提高34.68%;二、三产业税收总额78.32亿元,较2013年降低37.78%;工业(物流)企业税收总额31.11亿元,较2013年提高27.79%;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183.15亿元,较2013年降低7.18%;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总额14.41亿元,较2013年提高22.12%。除二、三产业税收和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较2013年有所降低,其余投入产出效益均明显提高。
(五)土地管理绩效稳步提升。开发区已供应国有建设用地中,以招拍挂等有偿使用方式供应的土地占65.88%,较2013年提高了0.87个百分点,土地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2014年度全面评价、2016年度更新评价,14个开发区均不存在闲置土地。开发区土地管理绩效稳步提升。
三、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与综合排序
(一)评价过程说明
(1)确定权重值。为了评价工作的整体性和延续性,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更新评价权重值延用2014年度评价时的权重值。
(2)确定理想值。延续使用2014年度评价时理想值的确定方法,工业主导型开发区与产城融合型开发区相同的评价指标采用14个开发区第3名现状值为统一理想值,不同的评价指标中,工业主导型指标采用12个开发区的第3名作为统一理想值,产城融合型指标采用专家咨询法确定统一理想值。
(3)指标标准化。根据确定的理想值,和各开发区各指标现状值,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获得指标标准化值。
(4)计算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根据指标标准化值和权重值,计算子目标、目标和评价范围分值,最终计算得出各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
(二)评价结果综合排序
通过采用统一权重值与理想值,测算全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度综合分值,进行综合排序。具体排名情况见附件。
附件1:2016年度贵州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综合排名表;
附件2: 2016年度贵州省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排名表。
2017年1月20日
附件1:
2016年度贵州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综合排名表
排名 |
开发区名称 |
级别 |
评价类型 |
集约度分值 |
1 |
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家级 |
产城融合型 |
93.80 |
2 |
贵州玉屏大龙经济开发区 |
省级 |
工业主导型 |
86.85 |
3 |
遵义经济开发区 |
国家级 |
产城融合型 |
85.95 |
4 |
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国家级 |
工业主导型 |
83.25 |
5 |
贵州龙里工业园区 |
省级 |
工业主导型 |
82.28 |
6 |
贵州安顺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
省级 |
工业主导型 |
79.66 |
7 |
贵州兴义顶效经济开发区 |
省级 |
工业主导型 |
79.31 |
8 |
贵州修文医药产业园区 |
省级 |
工业主导型 |
78.98 |
9 |
贵州六盘水红果经济开发区 |
省级 |
工业主导型 |
78.46 |
10 |
贵州安顺经济开发区 |
省级 |
工业主导型 |
76.22 |
11 |
贵州六盘水钟山经济开发区 |
省级 |
工业主导型 |
75.83 |
12 |
贵州安顺西秀工业园区 |
省级 |
工业主导型 |
75.57 |
13 |
贵州都匀经济开发区 |
省级 |
工业主导型 |
72.16 |
14 |
贵州凯里经济开发区 |
省级 |
工业主导型 |
68.67 |
附件2:
2016年度贵州省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排名表
排名 |
开发区名称 |
评价类型 |
集约度分值 |
1 |
贵州玉屏大龙经济开发区 |
工业主导型 |
86.85 |
2 |
贵州龙里工业园区 |
工业主导型 |
82.28 |
3 |
贵州安顺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
工业主导型 |
79.66 |
4 |
贵州兴义顶效经济开发区 |
工业主导型 |
79.31 |
5 |
贵州修文医药产业园区 |
工业主导型 |
78.98 |
6 |
贵州六盘水红果经济开发区 |
工业主导型 |
78.46 |
7 |
贵州安顺经济开发区 |
工业主导型 |
76.22 |
8 |
贵州六盘水钟山经济开发区 |
工业主导型 |
75.83 |
9 |
贵州安顺西秀工业园区 |
工业主导型 |
75.57 |
10 |
贵州都匀经济开发区 |
工业主导型 |
72.16 |
11 |
贵州凯里经济开发区 |
工业主导型 |
68.67 |
|